什么是云游棋牌文化?

发布日期:2023-03-20 15:37浏览次数:

  河南人喜爱烩面,甘肃人喜欢拉面,陕西人喜嗟biangbiang面,同样爱吃面的山西人却说:天下有面,唯晋最好。这些地方的人,天天吃面,都不厌不烦,但如果让一个广东或者浙江人,天天吃烩面,也不能说他由此就会想自杀,但恐怕会呕吐,因为南米北面、北咸南甜,饮食习惯显著不同,生硬改变并不容易。

  同样是黄河流域,一个陕西人,一个河南人,一个山东人,坐在一起闲聊,旁观者一眼就能分辨出来,因为方言就不一样,秦腔、豫剧、吕剧很明显就是三个调调。就拿陕西来说,陕北人说话有鼻声,陕南人说话有川味,关中人常自诩他们说的才是正宗的陕西话。而在江浙一带,可能十里不同音,方言土语之丰富,有时候真是难以想象。

  为什么同为北方,内蒙人与天津人不相同?为什么都是南方,四川人与福建人不相同?同处东亚,为什么中国人和日本人不同?日本人和韩国人不同?都在欧洲,为什么法国人说法语,英国人说英语,德国人说德语?

  一个地方的人与另一个地方的人有差异,一个民族的人与另一个民族的人有差异,一个国家的人与另一个国家的人有差异,而决定人与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是文化。

  据说“文化”一词有260多个不同的概念,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、定义和说法,也就是说“文化”一词充满了争议,说明“文化”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的概念,更说明世人对“文化”的理解是含混不清的。但从认知上讲,一个糊涂的概念,导出的必然是糊涂的结论。那究竟什么是“文化”?

  追根溯源,古人在创字时,都是源于近身生活,每个汉字都是对一个场景的象形描绘。“文”的原初本意是指母牛生殖器在发情变异时的象形状态,意指生命孕育。“化”是行走的人与倒置的人结合,原初本意是指行走的人与倒置的人之间的生活变化,意指从生到死的过程。因为这个过程人的变化最明显,所以用“化”表示变化的意思。别以为古人象今人一样随意,他们创字时是非常认真、严谨的。比如“花”,就是从“化”引出,意指草木变化最显著的部分叫“花”。而“文化”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指生命在诞生、生存、生活、生死的一种状态。从本质上说,生命生存的状态就是文化。

  可见文化不是人类独有的,智慧动物也有文化。比如最近不断北迁的云南野象“断鼻家族”,也是有“文化”的,只不过它们不会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交流和表达。

  “文化”是什么?指人类群体基于环境而做出的生存反应,经过长期累积而形成的、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,就是文化。

  一是文化的对象是群体。个体是谈不上文化的,群体才有文化。也就是说文化是对群体讲的,知识是对个体讲的。常说某个人有知识,具有那方面的知识,是讲得通的。但常常说某人有文化,是个文化人,是讲不通的,是把知识与文化两个概念混淆视听了。文化一定是特定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生成的,人类群体没有了,文化就没有了。

  二是文化的基础是环境。谈“文化”一定是基于某一个特定的环境,因为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文化,离开环境去谈文化就是空说与假谈。而环境一定会包含地理与时间两个要素,否则就没法谈。比如说讨论秦与楚、北平与北京、古代与现代、西方与东方,一定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中相互对比,离开环境说文化是无稽之谈。

  三是文化的核心是生存。文化是一群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做出的生存反应,一切都是基于生存,为了生存。生存是“文化”的核心,离开生存谈文化全是扯谈。也是说“文化”所呈现出来的现象与符号,都是与群体的生存相关的,离开群体生存谈文化,大概率是文化垃圾。

  谈论“文化”必须包括以上三个要素,离开任何一个要素去谈文化,都是妄谈。古罗马文化、古印度文化之所以消失,是因为古云游棋牌罗马人、古印度人消亡了。人没有了,文化自然就没有了。

  一是对所属人群的保护作用。文化是针对特定地域、特定人群的,对于所属群体有非常强烈的保护作用。也就是说群体在这种文化下生活会特别舒适,因为这种文化所构成的生存状况是长期累积形成的,本身就是一个环境适应性的塑造,就是把有利于生存的因子固存下来,而把不利于生存的消极因素淘汰掉,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,让群体舒适的生存状态。

  俗话说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一方水土为什么能养活一方人?底层原因就是“文化”的保护作用。一方水土上的人,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生活,需要的生活成本会更低,获取的生存能量会更高,生命力会更强。

  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屏蔽作用。人为什么要讲“入乡随俗”?为什么人到异乡为异客,会不习惯、不适应?为什么一个地方的方言,另一个地方的人听不懂?为什么“十里不同俗”?这就是文化的屏蔽作用。一个地方的文化会对另一个地方的文化,有天然的屏蔽、阻隔与抵触,会强烈的排斥与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,并对外来文化进行同化和消解。

  所以一个地方的人在其独特的文化中生活才适应、才舒服,而在异乡就要适应当地的文化。比如河南人来北京生活,大都会讲普通话而放弃说河南话。假如东北人长期在成都生活,就会逐渐蜕变为四川人。西方文化在中国也遭到强烈抵抗,每一个概念都发生了流变,科学变成了科技,西服搭配了球鞋,麦当劳卖起了小油条,并创造了谁也搞不清楚具体内含的“国学”与西学抗衡。而“孔子学院”在西方也遭遇了抵触,整个西方世界,对于中国文化充满了敌意。就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、韩国也在时刻警惕着,生怕被中国文化渗透。文化的相互排斥与冲撞是文化的本质特性,是常规与常见。相反文化融合是反常规的,是要付出代价与牺牲的。

  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一个现象,有些地方文化特色比较明显,有些地方文化特色就相对淡然。比如民歌都出在相对偏远的地区,象陕北民歌、甘肃花儿、侗族大歌等。不同的地域,会有不同的语言、建筑、小吃、风俗,说明不同文化的形成是有条件的。

  二是交流阻碍。由于交通交流阻碍,外来文化侵入困难,本地文化才能自主完善与成长。

  所以偏远山区会有不同的文化景象,交通交流便利的地方,反而没有文化特色。就象小山村各具特色,大城市却千篇一律。也就是说交流融合最终会消磨文化特色,迫使文化走向趋同。

  宇宙中任何系统都会趋向于稳定,因为稳定平衡,系统才能正常运行。人类社会也是趋向于稳定,而文化就是社会稳定器。一个社会群体,之所以能够安稳生存,背后的规定性就是文化认同。

  文化是一种群体生存规定性,它和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,一定是和这个地域上的人群生存有关系,一定是这个地域上的人群基于生存,在漫长的时间岁月里逐渐形成的习惯、风俗、规定、原则。这种长期累积形成的生存环境与状态,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也是这种稳定性,保障了它所庇护的群体,能够踏实安稳的生活。

  一个社会群体,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运行,一定是有超稳定的“文化”在支撑与维护,一定是外来文化的侵入与影响比较弱小。

  文化的属性决定了“文化”在天性上,就会对所庇护的人们,在思想与行为上,有强烈的束缚与限制。这种束缚与限制是流传在血液中,铭刻在骨子里,表现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豪,对外来文化的强烈抵触与不屑。比如同样吃“兰州拉面”,成都人觉得那就是品尝个小吃,兰州人会觉得拉面是他们的命。同样是吃肉夹膜,河南人最多说个也“中”,但陕西人却可以吃出家乡的滋味来。

  在文化的笼罩下,社会群体有很强的思维与行为惯性,创新与变革往往显得异常艰难。在很多时候,文化就像一根绳索、一个盖子,拴住罩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,虽无形无影,却很难挣脱与逃离。

  任何一个稳定的系统都趋向于“熵增”。一个超稳定的文化必然会缓慢走向腐朽,给它所庇护的人们带来痛苦与灾难。人们的生存环境会变得越来越脆弱,最终文化架构遭到破坏,其不稳定性增强,它所覆盖的社会群体就会发生冲撞与动荡。

  文化不可能自己对自己进行变革与重塑,文化的任何调整与变革,都是通过人们的努力实现的。在群体中,总是有极少数人试图进行新的尝试与挑战,试图对“文化”进行某种调整与改变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都会以失败而告终,因为文化是一种关乎群体生存的超稳定结构。

  一是当文化不能保护所属人群时。当文化的腐朽堕落已经成为戕害群体生存的罪恶时,人们就会发动社会变革或者社会革命,以期形成新的稳定文化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、政权更迭,都是这种文化变革形态。

  二是当强势外来文化入侵时。“文化”不是一种真空存在,也不是一个孤立存在,因为有不同的人类群体,就会有迥异的人类文化。任何一种文化都时刻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侵蚀,文化交流不仅是被动无奈,更是一种主动需求。因为只有交流与沟通,文化运行与发展中过程中的消极因素、腐朽因子才能得到抑制,文化的肌体才会更加健康。

  但当外来强势文化全面入侵,本体文化不能同化与抵抗时,就会发生剧烈的社会震荡,人们会在战争与苦难中,在无奈与妥协中,在悲哀与愤怒中,主动或被动地抛弃自己的原有文化,从而全面或者部分地接受外来文化,并在新的生活生存环境中,重塑自己的文化。近代中国史,就是一部重塑中华文化的历史。直到今天,我们依然处在与西方文化的激烈角逐中,学习吸收西方文化,重新塑造中华文化,实现民族伟大复兴,依然任重道远。

  通常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,都是通过文化样貌来实现,在很多时候,把个体“知识”、文化表象当成了文化本身,造成对文化的误读与误解。

  知识是对个体讲的,文化是对群体讲的。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群,面对外部环境,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行为反应。可见文化既不是吹拉弹唱,也不是琴棋书画,更不是学历文凭。人们通常所能看到的、说到的、表演的都不是“文化”,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符号。

  文化的样貌多种多样,是因为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条件纷繁复杂,由此衍生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符号也纷繁复杂。而且可能隐藏或者掩盖了文化的本来面目,使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和背离。

  所以得知道什么是“文化”,弄清楚“文化”的概念,如果都不知道啥是“文化”,都说不清楚“文化”的定义,就来谈“文化”,就用“文化”来谈论和定义别的概念和说法,就用“文化”来判定和说明什么样的人有“文化”,什么样的人没“文化”,基本上都是瞎扯,因为用糊涂的概念,只能导出更糊涂的结论来。

  我们不能随意说一个人有文化,一个人没有文化,也不能把具有某方面特长和技艺的人叫文化人,而把没有上学读书的人叫没文化。因为人人都有文化,都在某种文化中讨生活,都摆脱不了文化的束缚,都是文化人。

  文化不是用来学习的,更多是用来遵从的。上学读书,从师学艺,培训习技,都是为了掌握某些知识、学会某种技能,是为了在自身的文化环境中更好的生活生存。人们学习的都是生活生存的知识与技能,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与适应文化的的要求。

  “文化”也不是一个可随意解释的概念,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创造出文化。在社会上,凡是打着“文化”旗号的“文化人”,大多数就根本不懂“文化”,就说不清文化的概念,基本上都是与文化无关,有可能是招摇撞骗。

  文化不是某个人创造的,也不是某个人可以随意改变的,更不是某个人可以摆脱逃离的。文化的任何调整与变革,都会伴随着群体生存的变革,都会造成社会巨大的冲突与动荡。

  从一八四零年战争开始,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传统文化全线腐朽没落,西方文化全面入侵,中国人民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与牺牲,终了是为了改善国人的生存状态,构建新的中国文化。今天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,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竞争中,文化仍然是关键与核心的要素。而对“文化”的任何调整与变革,都与民族生存息息相关。只有良好的富有建设性的生活生存环境,有不断强大的中华民族,才会有生命力强盛的中华文化。

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,越是现代,文化呈现出的样貌越是丰富多姿,文化符号与文化现象越是纷繁复杂。在社群生活中,由于生存压力山大,人与人之间竞争恶劣,人们编造、臆想出了千奇百怪、千花万缀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,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文化垃圾。

  由于生命是趋美的,而人性却是趋丑的。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与私利,常常打着文化的旗号,做着损害生命生存的事情。而社会越现代化,文化花样越多,文化的负担与累赘就越多,文化中有毒有害因子也越多。而现代流行的西方进步文化,存在很多垃圾与病毒,让人的生存压力空前加大。

  现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疲惫不堪、病痛缠身,城市病、老龄化、新冠疫情等,都是对人类的警告,都说明人类赖依生存的“文化”出问题了,只是无人意识和反思罢了。

如果您有什么问题,欢迎咨询技术员 点击QQ咨询